苏经信培训〔2017〕97号
各设区市经信委、人才办:
现将《江苏省“十三五”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 江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2月22日
江苏省“十三五”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规划
为加快建设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促进企业科学健康发展,夯实“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发展根基,构筑长远发展优势,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江苏省“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形势
(一)发展基础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企业人才群体中的主导力量,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十二五”期间,全省紧紧围绕深入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逐渐形成一支数量较为充足、素质优良、结构日趋合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规模总量不断攀升。“十二五”期间,江苏高度重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截至2015年底,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不含部属企业)达到195万人,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达80%以上;培育科技企业家1959名,职业经理人6063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333工程”的企业高层次管理人才4645名。全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呈现出层次结构趋向合理、高端人才进一步集聚的良好态势。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全省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人才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科技型企业家培育工程”、“双创计划”、“育鹰计划”等重点项目,大力开展高端研修班、管理提升班等品牌培训工作,完善引进人才的医疗、落户、社会保险、居留和出入境等配套服务,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江苏经济外向程度持续走高,境外投资步伐加快,带动经营管理人才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省实施近百项引才计划,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万余人,吸引和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综合素质一流、创新意识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截至2015年底,全省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30万人。
服务效能逐步增强。“十二五”期间,江苏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贡献率逐步提高。截至2015年底,选聘766名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师,资助2320名博士到企业创新创业;企业“双创团队”共163个,占“双创团队”总量的69%;省“双创计划”资助的人才成功创办企业1230家,其中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3家,成为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我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尚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主要包括:市场配置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机制尚未发挥主导作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企业家和高素质职业经理人十分短缺,重点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储备不足、高端人才缺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等。
(二)面临形势
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来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人才全球流动将更加频繁、竞争更加激烈。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放宽国籍和移民门槛、资金扶持等一系列人才招引政策,抢占新一轮竞争主动权。具有国际竞争意识、全球战略眼光、熟悉跨国公司管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将成为世界各国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增加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从我国重大战略布局的需求来看,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世界深度互动的新起点,我国经济将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人才需求更高端的阶段演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对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新要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需求强劲。
从江苏制造强省建设的实际出发,《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15个重点领域的突破和“一中心一基地”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一大批多层次、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与之相匹配。江苏必须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发展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帮助企业破难题、补短板、增优势、创特色,努力提升我省制造业的全球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围绕“两聚一高”新目标新思路,瞄准“一中心一基地”建设需求,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培养造就优秀企业家和高素质职业经理人为重点,以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为动力,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为我省企业发展更好、产业发展更优、经济发展更强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根据全省企业发展战略需求,统筹规划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育和招引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牢固确立企业在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和集聚中的主导作用,坚持需求导向,使企业真正成为经营管理人才发展投入和受益的主体。
高端引领、统筹兼顾。汲取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着眼于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方面资源,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更加有力的举措打造高层次、紧缺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国际联队”、“国家队”与“省队”。
突出重点、分类施策。重点瞄准产业发展需求,分层分类推进产业急需紧缺、企业发展匹配的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聚集,引导高水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向苏北和沿海地区合理流动,全面提升人才工作合力。
改革创新、完善机制。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强企、提升江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改革创新现有人才培养培育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招引、使用和激励机制,构建人才发展长效机制,充分释放人才发展活力。
(三)发展目标
适应企业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提质增效的需求,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人才与企业需求相匹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急需紧缺人才得到充实,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人才成长环境更加优化,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大幅提高。
到2020年,全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255万人,培养80名左右能够引领我省企业进入中国500强的战略企业家;培养职业经理人10000名,选拔1000名重点产业企业领军人才赴海外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00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的比例达到30%。
三、主要任务
围绕我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瞄准产业发展需求,坚持突出重点、分层分类,培养集聚一批政治强、能力足、业绩好、贡献多、影响力大的高素质、高能力、高层次、高水平的“四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一)以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突出培养造就优秀企业家
依托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培养引进一批能有效引领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战略企业家。完善企业家培训和实践锻炼机制,积极选送企业家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培训机构学习研修,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攻坚能力、现代管理水平、熟悉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企业家。加强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结合国资监管和经营业务,开展金融管理、风险防控、创新思维等培训。鼓励中小企业积极选送优秀企业家到国内大型企业学习锻炼,强化现代管理理念和提高战略思维。有计划地选派优秀青年企业家到境外合资合作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工作锻炼,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多元化团队领导力和跨国经营管理能力。依托“凤还巢”计划等重点项目,引进海外重点苏商企业家,推动苏商高层次人才和研发团队回归。
(二)以人才引领创新为导向,着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眼于我省产业集群特点和产业配套优势,打造一支创新能力强、团队结构优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依托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千人计划”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大力培养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带动产业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设立短期流动岗位,聘用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来华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或讲学。建设新型科研实践、创新交流和创业孵化基地,形成创客汇聚中心,培养和扶持一批创客。引导企业家增强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创新创业人才在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开展针对初创型企业的企业家培育导师制,选聘一批优秀企业家对初创企业家进行一对一培训。到2020年,培育200个左右企业类双创团队、2200名企业类双创人才。
(三)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目标,加快培养高素质职业经理人
顺应企业家代际交替、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产业组织形态重大变革和发展新趋势,切实加强职业经理人培养工作,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经理人队伍。探索建立符合江苏实际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培育和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职业经理人才评价组织。发展和完善职业经理人才市场体系,加快建立职业董事、职业经理人等高端市场,积极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促进职业经理人合理流动,实现在流动中增值的职业目标。加快建立全省集中统一的职业经理人业绩和诚信管理信息系统,引导职业经理人牢固树立以经营业绩为立身之本,专注责任、诚实守信的专业精神。按照国际职业经理人的通行规则,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职业经理人能力培养和开发体系,加强职业经理人继续教育,不断提升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职业素养。
(四)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重点,积极开发产业急需紧缺人才
紧扣我省“十三五”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引领重点产业提质增效。聚焦《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确定的15个重点领域,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定期发布重点人才引进目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形成与先进制造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人才梯队,增强经营管理人才对产业的匹配度和支持度。围绕省市联动推进的特色产业发展,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面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养一批引领、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经营管理人才,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重点引进一批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型领军人物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
(五)以开放融合发展为引领,培养集聚高端专业经营管理人才
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契机,顺应江苏大力拓展内外开放新空间的发展要求,加大对重点专业领域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力度,特别是创投、海外营销、国际并购、风险评估、金融分析、大数据等高层次专业人才。围绕企业“走出去”战略,培养能够帮助企业高效率、低风险进入国际市场的海外投资并购人才,加快造就一支熟悉海外市场文化历史、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的专业人才队伍。鼓励企业以项目为纽带,采取咨询、兼职、项目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柔性引进方式”,重点引进具有国际视野、海外工作背景的高级经济学家、高级风险评估家、金融分析专家等专业人才。大力支持社会咨询、培训等服务机构发展,借力集聚一批高端专业经营管理人才。整合各类资源,推动企业大学、创客学院、创业学院以及产业人才培训载体建设,搭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学习提升平台,大力培养、引进各类专业经营管理人才。
四、重点工程
着眼于全面提升江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弘扬新时期苏商精神,积极落实人才强企战略,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步伐,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
通过聘为政府科技发展顾问和决策咨询专家、开展高端培训、协调配套服务、建立定向联系等方式,进行定制式培育和个性化扶持,造就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和国际化视野、善于组织开展技术创新和转化重大科技成果、能够引领行业发展,有较强科技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科技企业家。着力培养既通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重点选拔培养一批对我省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企业家型科学技术带头人。到2020年,培养集聚3600名科技企业家。
(二)职业经理人培养工程
按照“政府部门指导推动,市场化运作,中介组织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模式,积极开展企业职业经理人培训,重点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计划、会组织、能控制、善协调的高级职业经理人。进一步完善不同专业职业经理人培训体系、能力素质测评体系,健全经营管理业绩评价方法,全面提升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到2020年,对10000名左右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进行系统的工商管理理论培训和职业能力训练。
(三)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坚持国际培训和国内培训、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课堂教学与标杆企业考察相结合,以实施“百千万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工程”及举办“重点产业企业领军人才海外研修班”、“企业家‘育鹰计划’培训班”、“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题培训班”、“专业管理人才培训班”、“创业人才培训班”等为重点,以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以及产业和企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的教育培训。联合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开展“菜单式”培训和“双自主”培训。建立江苏企业大学,加强高端企业家培训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提升培训,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整体素质。到2020年,全省培训100万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其中省直接培训5万名。
(四)苏商回归工程
进一步弘扬“厚德、崇文、实业、创新”的新时期苏商精神,大力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苏商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依托“千人计划”、“凤还巢”计划、“千名苏商海外培训计划”等重点项目集中力量招引“有能力、有影响、有家乡情结”的海外千名重点苏商企业家,引导海外苏商回归江苏投资设厂,开展产业、商务、创新载体建设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合作,推动苏商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回归江苏实体经济主战场。到2020年,引进海外苏商人才1000名左右。
(五)国有企业精英人才培育工程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人才强企战略,推进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在竞争类国有企业有序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通过组织选派、内部培养、猎头寻聘、海外招聘、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集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岗位发挥才智,推动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加强省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整合内部培训资源,提升企业领导者、中层正副职、外部董事以及监事等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采取组织选拔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到2020年,培养集聚100名适应国企改革发展需要的专业化高层次职业经理人。
(六)产业人才培训载体建设工程
以培养我省产业发展所需人才为重点,充分发挥产业部门对人才培育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作用,调动和整合国内国际信誉良好、资质过硬、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社会培训机构和教育培训资源,遴选一批示范效应强、培训效果好、对培养产业所需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健全“政府指导”培训机制和服务体系,支持培训基地开展网络化教育、远程培训和实践拓展等多样化培训项目,提供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的多元化培训服务,进一步提升培训质效和人才覆盖面。到2020年,创建一批高质量的产业人才培训和实践基地,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培训基地网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引领,强化组织领导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的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各地市要以规划为指导,进一步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工作机制,提出本地区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创造性地实施规划。各级政府要整合人才政策和专项资金,统筹安排,保障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推动企业将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建立企业主管部门抓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加强抓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
(二)聚焦政策支持,加大投入保障
积极发挥财政税收政策导向作用,鼓励企业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创新财政资助方式,在产业专项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引进和培养、人才培训载体建设等工作。各级地方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基金,多形式投资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开发。鼓励企业结合战略发展规划,制定人才培养开发计划,按不低于销售额0.6%的标准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企业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奖励;督促企业按照职工工资的1.5%-2.5%提足用好教育培训经费。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为企业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教育培训。
(三)发挥市场作用,激发创新活力
充分发挥市场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健全市场化选聘机制,打破户籍、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扫除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障碍,促进各类人才自由竞争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合理流动。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建立健全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考核评价结果与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相挂钩,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重操守、重能力、重经历、重业绩,通过竞争比较,不断提高市场化选聘人才的质量,确保人岗相适、人职匹配。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建设和监管,规范市场运作,逐步形成功能健全、资源共享、政策配套的经营管理人才市场体系,引导经营管理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四)优化激励机制,健全体制保障
积极探索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途径和实现方式,引导企业对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支持对高端经营管理人才逐步实施与国际接轨的薪酬制度。根据对社会的贡献、企业依法经营情况、依法纳税情况、管理绩效水平、技术进步和节能降耗等指标,对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行表彰、培训深造等奖励。探索推动资金扶持人才与企业扶持相结合的“双轮驱动”机制,根据劳动生产效率、人才层次结构、人才配置结构等企业人才结构优化指标,对优秀企业采取后补助给予支持,提升人才引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夯实工作基础,提升服务水平
组织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难点问题、重大应用性人才政策的研究,积极探索新时期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制度、人才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形成全省统筹协调的地区、行业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预警机制。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和人才供求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及时分析、研究各类企业人才需求,引导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合理流动,以满足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转型发展对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做好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工作相关的政治和业务培训,提高人才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宣传作用,注重发现和推广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各地各行业先进企业引进、培养和使用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成功经验,对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企业家,授予“杰出企业家”、“优秀企业家”称号,将“江苏杰出人才奖”、“江苏创新创业人才奖”向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倾斜,同时对培养产业所需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给予一定奖励支持。定期举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工作交流大会,交流推广实施规划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和成效,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人才发展的氛围。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舆论氛围,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来源:江苏省经信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