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发布了修订数据后,第二经济大省江苏也发布了修订之后的2016年数据。
总量逼近澳大利亚
江苏省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消息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调整了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处理方法,将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不再作为中间投入,而是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实施研发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后,2016年江苏省GDP增加了1302.11亿元,GDP总量修订为77388.28亿元。
按照去年的平均汇率计算,去年江苏GDP折合11650亿美元,距离世界第14位的澳大利亚(12046亿美元)的差距已很小。
在研发投入计入GDP之后,其产业结构也出现了微调,由于企业研发以第二产业的工业制造业为主,因此修订后第二产业占比略有上升。数据显示,修订后,江苏产业结构中第一、三产业占比下降,第二产业占比略有提高,2016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修订为5.3∶44.7∶50.0。
江苏省统计局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经济呈现出总量规模持续扩大、经济发展增速较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特点。
数据显示,将研发支出计入GDP后,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0712.8亿元、66150.6亿元、71289.5亿元、77388.3亿元。2013年、2015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含研发支出)先后突破6万亿、7万亿大关,经济总量一直位于全国第2位。2013—2016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7%。
同时,江苏人均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9397元增加到2016年的96887元,年均增长8.4%。2016年,江苏人均GDP达14586美元,位居全国第四,直辖市以外的各省区首位。
苏中地区增速最快
从区域结构上看,近年来江苏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苏中、苏北地区的经济增速明显快于苏南地区。数据显示,2016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388.3亿元,其中,苏南、苏中和苏北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76.45亿元、 15570.89亿元、18374.88亿元,三大区域经济总量结构比为57.3:19.6:23.1,与2013年比较,苏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苏中和苏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分别提高0.9个和0.8个百分点。
2013年—2016年,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为8.8%、10.5%和10.3%。苏中苏北地区最快,尤其是苏中地区,领先苏南地区将近1.7个百分点。
此间的一大背景是,在改革开放后,靠近上海的苏南地区凭借外向型产业的发展,经济也随之高速发展。整个江苏的经济发展程度按照离上海的远近而明显变化。离上海最近的苏南苏锡常地区经济发展最好,苏中(南通、扬州、泰州等)次之,苏北相对比较落后。
不过,近几年这种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苏南地区进入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阶段,增速不断放低,同时随着江苏区域均衡发展的推进,不少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落后,苏北、苏中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增速远超苏南地区。
另一方面,随着扬子江城市群的构建、高铁网络的打造,苏中、苏北与苏南的时空距离大大缩小。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树华对第一财经分析,以前没有高铁的时候,因为长江天堑等原因的限制,人员、要素的往来十分不方便,因此才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相对块状的梯次发展格局。现在通过高铁网络的建设,人员可以在1到2个小时内在城市群内部实现快速通达,从时空距离上为一体化提供了可能。
他说,随着高铁网络的打造,将推动产业在城市群内部的梯度分布和合理布局。他说,高端制造业是江苏经济的基础,未来制造业在苏中、苏北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如何推动制造业往高端走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