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起,今后五年,我们沙钢要更好地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坚持又好又快、协调持续发展,维持甚至扩大在行业中已有的优势,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我们将彻底改变以扩张产量为主的发展道路,彻底改变仅仅依靠钢铁产品办工厂的传统思维模式。
我们的总体发展思路,概括起来讲,就是推行内涵提升和外延扩张相结合的“1234”发展模式。即:
坚定“一个战略基点--深化节能减排,建设绿色钢城。
贯彻“两个不动摇”――将钢铁主业做精做强不动摇,将投资重点延伸拓展到非钢产业不动摇。
进行“三大转移”――经营思路由钢材市场短缺型向过剩型转移,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移,投资方向从单元化向多元化转移。
推进“四个围绕”――围绕主业,拉长产业链;围绕主业,搞好相关配套;围绕主业,发展现代物流;围绕主业,搞好资本运作。
实现“五个突破”――追求产品市场国际化、生产经营资本化,实现效益水平新突破;追求产品质量精细化、对外投资多元化,实现发展方式新突破;追求引进技术前沿化、科技研发超前化,实现科技创新能力新突破;追求股权结构社会化、核算单位最小化,实现管控模式新突破;追求人才引进高端化、人才培育层次化,实现队伍素质提升新突破。
通过企业发展方式新跨越,实现企业综合实力大提升,到2015年,争取实现年销售收入3500亿元,利税300亿元,力争进入世界500强前300名。
我们的重点工作是:紧紧抓牢一个“中心任务”、全力打造“四个围绕”工程。
(一)一个“中心任务”――做优做强钢铁主业。
一是加快工艺装备改造升级。采用国际冶金前沿技术,淘汰小型高炉,置换建设FINEX熔融还原炼铁装置,并配套建设180吨转炉、大电炉、2250mm热卷板、3500mm炉卷等大型现代化生产线,力争全面形成装备大型化、生产专业化、控制自动化的格局。
二是加快高档产品质量提升。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专用化、轻量化、高性能化为要求,加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优质新产品研发力度,特宽厚板、热卷板、优质线材、优特棒材等产品立足高端市场,提高质量稳定性,争取有更多的产品进入高端市场,争取被国内外更多的重点工程选用,从而提高沙钢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公信力。
三是提高技术经济指标水平。坚持科技领航,发挥钢铁研究院的主体作用,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加速自主创新,不断提高研发水平和研发规模。强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是消化吸收引进的FINEX炼铁生产技术、海绵铁生产技术,解决大规模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形成新的知识产权。通过技术攻关,使人均产钢量、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主要技经指标达到国内同行前三名,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四是深化推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按照“减量、回用、循环”的原则,重点实施烧结脱硫、余热回收、炉渣深加工等环保治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工程,使“三废”排放全面优于国家标准,主要能耗指标进入全国前三名。
五是积极推进兼并重组,保持国内同行第一方阵的优势地位。根据国家沿海开发战略,充分利用省内地缘及资源优势,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置换,结合收购联合其它钢厂,力争在江苏沿海地区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钢铁企业。根据国家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在中西部地区选取合适对象推进兼并重组。
(二)四个“围绕工程”
一是围绕钢铁主业拉长产业链工程。一方面,加强对上游资源的控制,通过参股、投资等方式,建立包括煤、焦炭、废钢、石灰石、白云石等在内的大宗原辅材料基地,抓好国内外矿山基地建设,打造长期稳定、保质保量的供应链。另一方面,增强延伸产品的深加工能力,通过实施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钢绞线、钢帘线、直缝管等项目,大幅度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的经济总量。
二是围绕钢铁主业抓好配套服务工程。以控制成本、提高质量为目标,加快发展机械制造业,逐步满足企业在机械加工、备品备件、易耗件等方面的需要;加强与钢铁辅助材料供应企业、耐火材料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确保关键材料优质、低价、稳定供应;利用自身和对外合作优势,向国内装备相对落后的企业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设备制造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加快技术服务输出步伐;加快苯加氢生产、煤焦油细加工和炉渣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使副产品配套加工生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抓好生活服务业的运作发展。通过抓好配套服务工程,从而能实现更好地为主业做好服务。
三是围绕钢铁主业创建钢铁大物流工程。在沙钢本部投资300亿元建设集市场、仓储、加工配送、电子期货交易、金融保险服务和生活保障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钢材物流企业。积极探索自产钢材和社会钢材销售同时并举的新机制,进一步拓展钢材贸易的新领域,建立国内外贸易公司或钢材市场,增加贸易量,提高直销比,提高非沙钢产品销售量。采用与下游企业、贸易企业合资合作的方式,以江、浙、沪为重点,向长江沿线和沿海地区延伸扩展,建立船板加工、卷板剪切等生产加工配送基地。在沿海地区参股建设矿石码头,推进仓储建设,减少卸载费用,提高外港仓储能力。参股销定或建设远洋和近海型运输船队,有效提升自主运力,控制运输成本。
四是围绕钢铁主业实施资本运作工程。充分利用集团品牌优势,加强财务公司的功能发挥,将其打造成为具有“资金管理中心、筹资融资中心、资本运营中心”功能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加强内部资金管理,多渠道资本运作,逐步实现资金使用“零成本”。通过参股银行、基金、证券和期货公司,正式运行面向社会的小额贷款公司,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做好钢材期套保值工作,进一步发展房地产业等措施,努力将资本运作打造成为沙钢非钢产业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