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对宏观经济形势要及时研判、主动应对,既要看到形势好的一面,坚定发展信心,也要充分估计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对“底线思维”这个新提法,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宋林飞解读说,“就是对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有心理准备,并有相应的对策,从而坚定信心,争取最好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保持头脑清醒,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大一些、足一些。
他说,对外向度比较高的江苏来说,研判形势首先必须对国际经济走势做出准确判断。当前全球经济走势依然错综复杂:美国政府连续3次实施量化宽松政策,造成美元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有可能压缩我国出口企业的盈利空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处在胶着状态,日本经济复苏的步伐依然缓慢。这些,既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压力,也蕴藏着新的机遇。
从国内的情况看,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向好,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同时,经济转型的倒逼压力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的期待越来越高。“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条件变好了,老百姓更加在乎喝到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看到更多蓝天白云。只有对百姓的期望与要求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宋林飞认为,运用“底线思维”,说到底还是要看清底在哪里、困难在哪里,只有看清形势,才能作出正确决策。也只有看清形势,才能增强经济转型、节能减排、减少重复建设的决心,不断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省经济学会顾问顾介康认为,研判宏观经济形势,要看到成绩,但更重要的是多研究问题。看到在取得的每一个成绩背后,仍隐藏着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总结江苏发展现状,他认为有这样几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但转变发展方式尚需做长期努力;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县乡财政状况不容乐观;创新驱动战略初见成效,但创新主体能力不足;开放型经济调整有新进展,但走出去步伐不够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但解决“三农”问题仍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关注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步,但提升“五有”保障水平还需做很大努力。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